天干对商代王族有多重要?商王的名字里都有个天干,大乙、武丁、盘庚、祖甲。叫干名,也叫日名,商代用干支纪年,天干有自己对应的日子,有人说商王的日名是出生日,也有人说是死日,这个不能定,能定的是肯定是祭祀日,不过你会发现,用到乙和丁在名字里的是最多的。总不可能都是这两个日子生的,或是这两个日子死的吧,所以张光直先生提出的观点就是:王族被分为十个祭仪群,都用天干命名。
1、为什么商朝的帝王名字都带有甲,乙,丙,丁这些文字古人重礼。这个礼不只单指孔丘说的“礼”,而是自上古先民传承下来的礼。周朝代商,传承了不少东西,但没有继承夏商两朝极为重要的一点太阳崇拜。先看夏朝,太康、仲康、少康等三夏王的名字,经过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考证,应该是日名无疑,顺带还有我们极为熟悉的以天干为名的三位夏王:胤甲、孔甲、履癸。履癸是谁呢?我们很熟悉,正是夏桀。
但是他还有好几个名字,比如古籍中出现的“大乙”,表示尊敬的“天乙”。让我们来看看商朝各位君主的“日名”:大乙(成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戌中丁外壬河宣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目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王)。这些名字代表的意义古今都要争议,有人说是出生之日,有人说是死亡之日,也有人说是庙主(类似后世的庙号),也有人说是祭名。
2、为什么商朝的天子的名字都是甲乙丙丁呢?商王的姓是什么?氏是什么?带甲乙丙丁的这些是祭名,不是其本名。例如武丁,他姓子名昭,武丁是祭名。若想知道各王姓名百度百科商朝词条里搜最后有一张世袭表,祭名名字谥号庙号应有尽有。殷契,母曰简狄,有阔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
3、商代的帝王名字有什么规律商代每位王死后,都要从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中选择一干为名,称为“庙号”,如大乙、大丁、外丙、中壬等的乙、丁、丙、壬即是庙号。庙号也是祭日,即在这一干日举行祭祀该王的典礼,庙号的产生是死后通过占卜选择决定的,后世子孙占得的庙号干日若与其先祖相同,则在干日前加区别字,如从汤到纣的31王中,卜得“甲”为庙号的商王有6位,于是在庙号干名前加区别字,分别称为大甲、小甲、河亶甲[戋甲]、沃甲[羌甲]、阳甲、祖甲,这样就不至于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