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府户口考通志府总顺治十四年,府全书开载户口三万二千八百三十丁口五分。实编人丁二万四千二丁五分,海康一万二千五百一十二丁,遂溪五千五百三十二丁,徐闻五千九百五十八丁五分。实编食盐课银,八千八百二十八口,海康三千七百四十七口,遂溪一千八百八十二口,徐闻三千一百九十九口。康熙元年,府总实在人丁四千五百零二丁五分,海康二千四百五十七丁。
徐闻七百三十三丁五分。实在食盐课银,二千四百八十一口。海康一千零三十八口。遂溪七百九十二口。徐闻六百五十一口。康熙十一年,府总实在人丁六千九百零二丁五分。海康二千八百六十九丁五分。遂溪二千零三十九丁。徐闻一千九百九十四丁。实在食盐课银,四千二百五十六口五分。海康一千二百七十四口。遂溪九百六十八口。徐闻二千零一十四口五分。
1、口 今?什么字啊吟#yīn【释义】①唱;有节奏地读:吟咏|吟诵|吟诗。②古诗的名称:梁甫吟|《秦妇吟》。③(动物)鸣叫:莺吟|蝉吟。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吟<动>(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同本义吟,呻也。――《说文》吟,叹也。――《苍颉篇》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相送悲吟不尽情,
――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吟咏;诵读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盗跖吟口。――《荀子·不苟》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吟(唫)yín⒈声调抑扬地念颂:~诗。~咏。⒉一种诗体的名称:梁父~。天姥~。
2、口加今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部首笔画部首:口部外笔画:4总笔画:7五笔86:KWYN五笔98:KWYN仓颉:ROIN笔顺编号:四角号码:68027Unicode:CJK统一汉字U 541F基本字义1.唱,声调抑扬地念:~咏。~诵。~味(吟咏玩味,体味)。~讽(吟咏讽诵)。2.叹息,痛苦的声音:~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3..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
猿~。详细字义〈动〉1.(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2.同本义[sigh;groan]吟,呻也。《说文》吟,叹也,《苍颉篇》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3.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4.吟咏;诵读[chant;recite]倚树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