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的用途是什么,甲基嘧啶磷的用途是什么

西周早期的典范之作,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1、簋_是什么意思

簋的意思如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相关组词:簋簠瑚簋俎簋土簋簋飧八簋簠簋簋飱彝簋簋实鹾簋簋贰量侯簋害叔簋。簋的汉语拼音是:guǐ。簋详细解释:〈名〉(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aroundmouthedfoodvesselwithtwoorfourloophandles]。

《说文》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周礼·舍人》注二簋可用享。《易·损》每食四簋。《诗·秦风·权舆》宰夫设黍稷六簋。《仪礼·公食礼》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鼎簋十有二。《周礼·掌客》饭土簋。《史记·始皇纪》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韩非子·十过》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如:簋廉(盛酒的瓦器);簋实(置于簋器的黍稷)。

2、簋是什么意思

意思: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簋拼音guǐ。简体部首皿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7画。繁体部首竹部、五笔86TVEL、五笔98TVLF、仓颉HAVT。郑码MXLK、四角88102、结构上中下、电码4663。相关组词:瑚簋[húguǐ]古代盛黍稷的祭器。八簋[bāguǐ]簋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

镂簋朱绂[lòuguǐzhūfú]用刻有花纹的簋和红色的帽带。盛食物的器具,用如动词,涂上红彩。古代帽子的系带管仲镂簋朱绂,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簋飱[guǐsūn]簋飧,彝簋[yíguǐ]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簠簋不饬[fǔguǐbùchì]比喻做官不廉洁,害叔簋[hàishūguǐ]意思是害叔簋,西周晚期。簋实[guǐshí]指盛在簋内的黍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