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效的针灸疗法之头面五官疾病第一穴-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合适合隆的意思,谷是山谷,这个穴位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间,两谷相合,形如山谷,所以叫合谷穴!合谷穴为治疗头面,五官部疾病的第一要选。一个穴位有清热散风,发汗止汗,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四总穴歌概括为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也说明了合谷穴的主治重点就是治疗牙痛,面瘫,鼻炎,咽喉肿痛,头痛等头面部疾患。
合谷穴还有催产的作用,对于临产的产妇,有增强宫缩,扩张子宫颈口的作用,作用机理。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上打进入面部,下齿及鼻部。所以他的经络所通达的部位,也就是治疗作用达到的部位!合谷穴临床应用范围极为广泛。针灸聚英集: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背痛,无汗,脉浮,刺合谷。千金方:合谷,五处,主头风热。
1、头项寻列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颜面合谷收这句话,简单明了,告诉我们脖子及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寻求列缺穴,这个穴位,黄帝内经也有专门记载。《内经》提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肉间,并太阴之脉,直入掌中,散于鱼际。”列缺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可同时调节肺经、大肠经以及任脉的经气,地位十分重要。主要用于调理治疗头面、颈项部,例如:头痛、头晕、颈项僵痛、落枕等艾灸该穴有效。
这些其实也大都在头项上。艾灸列缺穴能平喘,改善肺通气量,降低呼吸道阻力,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配肾俞或照海能增强肾功能。足三里是胃经大穴,对人体的上中下均有调理效果。尤其是肚腹部,有“肚腹三里留”的说法,意思很简单,指肚腹上的问题,足三里穴很管用,这点在黄帝内经灵枢篇中也有介绍。《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
2、面口合谷收等八句口诀是什么?面口合谷收等八句口诀是1、肚腹三里留。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的任何疾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以及胃下垂、胃痉挛等,都要艾灸足三里,这个穴位调理肚腹的所有疾病。足三里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
2、腰背委中求。腰背部位的疾病,首先考虑委中穴,腰疼的种类有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如腱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虚火,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发的腰背疼痛。委中穴功效: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