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是指人体因饮用水不足或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和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该病可分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不同类型的脱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脱水情况使用适当的补液方法,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治愈,预后一般良好,儿童脱水症状有皮肤弹性差、排尿次数少,精神萎靡等。
根据脱水量的多少、临床症状可以分成轻、中,重度。轻度脱水的患儿皮肤弹性稍差、前囟眼窝稍凹陷,排尿次数减少。中度脱水的患儿精神状态差、皮肤弹性差以及前囟眼窝明显凹陷,排尿次数明显减少。重度脱水的患儿精神萎靡、昏睡,前囟眼窝极度凹陷以及闭目露睛和24小时几乎不排尿。还可出现皮肤发花、体温低、心率快,血压降低。如果达到中度以上脱水,必须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治。
1、比较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的异同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的区别为:血清钠不同、细胞外液渗状态不同、表现不同。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都是身体内部水和钠丧失。一、血清钠不同1、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2、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3、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且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
2、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3、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正常,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迅速减少。三、表现不同1、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表现为极度口渴,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2、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表现为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视力模糊,尿量少。
2、低渗性脱水为什么血压严重降低,不是组织间液丢失比血注意是低渗性,由于血管内渗透压变低,所以组织间液向血管转移的水是很少的,因为水总是从低渗到高渗。所以脱水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会引起器官灌注不足,引起休克。之所以用等渗的,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有一个调节的系统,即泌尿系统,你补充了等渗盐水后,补充了血容量,通过机体自身调节就会使渗透压恢复正常。也并不是不用高渗,对于低渗很严重的病人可适当的用高渗。
所以一般用等渗的生理盐水。低渗性脱水,因为血浆的低渗环境,导致了,血浆中的水流入了细胞内;正常情况下,血浆和细胞间液应是等渗的,但是血浆中含有胶体蛋白,但组织液中没有,胶体蛋白有吸水功能,使组织液失水更明显,但是这种对血管中的血容量的补充是失代偿的,因此整体上还是处于低血容量的状态。低渗性脱水一般是自身急救不当造成的,比如和水过多,而为摄入电解质液,少数是因为医生的过失。
3、脱水是什么意思?体内液体大量减少的新陈代谢障碍。脱水是指人体由于饮水不足或消耗丢失大量水而无法及时补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脱水常伴有血钠和渗透压变化,根据其伴有的血钠和渗透压变化,脱水分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合并低血钠,特点是钠丢失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大量消化液丢失而只补充水是最常见的原因,如大量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