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腹痛......都不准接了,人活着,吃五谷生百病,平时除了这些症状还能得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病?现在的发热病人只能接受这样的治疗套路:退烧药抗生素维生素干扰素激素,这样除了把病人身体弄糟弄崩溃,毫无针对性,也许有退热效果,却从无治病效果。最令人好气又好笑的是,最近中医诊所接待的全是些打针输液后过来调理身体的,还有抑郁症、狂躁症、自闭症等情志疾病。
1、打干扰素的副作用每人打都不一样,一般第一针会有发烧现象我认识的几个人打就第一针发烧,以后就没有什么感觉了。我自己打了快一年了,一开始3个月有发烧/头疼/肌肉酸疼/厌食/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的现象现在3天打一针,基本上每一针都有发热,肌肉酸疼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体重减轻、脱发、情绪激动,骨髓抑制致血细胞、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偶可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亦有产生干扰素抗体者。
不论应用途径及剂量大小,患者均可有发热,一般在第一次注射后26小时发生,体温可升至3840℃,612小时达到高峰,但24小时内均能自然消退。若发热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36度者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但若发热较高甚或高烧者,则应给予物理降温;亦可给布洛芬0.2克口服,消炎痛栓0.51枚直肠给药,体温便会很快下降。
2、打抗干扰素的副作用是什么抗干扰素在临床上运用十分的广泛,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那么你知道打抗干扰素的副作用是什么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打抗干扰素的副作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打抗干扰素的副作用1.发热:治疗第一针常出现高热现象。以后逐渐减轻或消失;2.感冒样综合征:多在注射后2~4个小时出现。有发热、寒战、乏力、肝区痛、背痛和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食欲不振、腹泻及呕吐。
对感冒样综合征可于注射后2小时,给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剂,对症处理,不必停药;或将注射时间安排在晚上。3.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及血小板持续下降,要严密观察血象变化。当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或血小板计数<40×10^9/L时,需停药,并严密观察,对症治疗,注意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