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吃中药效果最好,中药什么时候吃最好

中药什么时间喝最好一般来说,中药最好在早上空腹服用,以便药物能够被有效吸收,使药效发挥最佳。上午7点到9点之间服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新陈代谢最活跃,服用中药的效果最好,如果是吃药丸,最好把药丸咀嚼,可以更快的吸收,如果是中药泡药,最好在晚上提前泡好,早上起来饭前服用,这样可以让药物更好的吸收,更有效的达到预期的疗效,另外,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禁忌,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饮食禁忌,服用中药前一定要问清楚医生或者药师,避免因为饮食禁忌而影响疗效。

1、中药什么时间吃最好?

中药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呢?中医治病的效果,除与医生的处方、调配、中药本身及制备等质量有关外,还与服用时间选择有关。根据药性和病情的不同,合理选择服药时间,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1.发汗解表药宜午前服用。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解肌肉汤、九味羌味汤等。2.益气升阳药宜午前服用,如,治疗脾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参术调中汤等。

治疗寒湿病的鸡鸣散,要在天亮前服用。4.止咳平喘药宜在疾病发作前2小时服用。如苏子、半夏、桔梗、杏仁与甘草,五味子与细辛,干姜、灸麻黄与百部,麦冬与天冬,旋覆花与胆星,黛蛤散与浮海石等。5.泻下药宜午后或入夜时服用。如大黄、芒硝、甘遂等药。6.补阴养血药宜傍晚时服用。如天王补心丹、麦煎散、六味地黄丸、当归地黄汤等。7.安神定志药宜夜卧时服用。

2、吃中药什么时候吃最好?

服用中药汤剂讲究多(方法时间调护)服药时间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

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